2023年7月12日-13日,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联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共同举办了“陆海之约·中柬青年·同寻发展‘足’迹,共护石刻文化”活动,中柬青年20余人来到大足石刻,参观了宝顶山、北山、石篆山石刻,实地走访了乡野石刻营盘坡、佛耳岩,探访了“带领大足石刻走向世界”的护石人——郭相颖老先生与乡野石刻守护人,了解与传播民间石刻守护的力量和背后的故事,助力大足石刻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
郭相颖老先生向中柬青年讲述1987年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时的情景
郭相颖老先生是大足石刻研究院首任馆长,也是带领大足石刻申遗成功的“护石人”。他向中柬青年讲述了自己与大足石刻结缘的故事,以及当年大足石刻申遗的经历,并强调坚持民族文化自信、深入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郭老先生讲述了1987年柬埔寨国父西哈努克亲王参观大足石刻的故事。他非常感慨地对柬埔寨青年说:“36年前,我作为馆长接待了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介绍中国文化;36年后,你们从柬埔寨来到中国来学习,既了解了中国文化,也把柬埔寨的文化带到中国来。你们回去以后把中国文化带到柬埔寨。国际人员交流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
柬埔寨青年黄金辉说:“能和之前接待过我们前国王的郭老先生进行一番交流,我非常感动也很荣幸。今天参观了北山和宝顶山石刻,我觉得大足石刻非常美也很有艺术、文化、历史价值。我们国家有著名的吴哥窟。希望未来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搭起中柬石窟寺文物保护交流的桥梁,同时认识更多国际友人,在国际上发声,向世界传播大足石刻和吴哥窟,一起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
郭相颖老先生向柬埔寨青年黄金辉赠书
二
大足石刻研究院安防中心负责人胡登耀从事文物安全工作已20年,他向中柬青年们介绍了大足石刻乡野石刻守护人的情况。他说,石刻守护人作为义务文保员,凭着对大足石刻文化保护的情怀,始终默默守护着这些散落在乡野间的石刻。
胡登耀为中柬青年介绍石篆山石刻及守护人情况
年近七旬的姜朝兵,是土生土长的大足人,也是营盘坡乡野石刻的守护人。他说:“我每天都会来这里巡查,排除石窟附近的安全隐患,守护好这片石刻。我的家人也都很支持我。”
在营盘坡采访石刻守护人姜朝兵
在佛耳岩石刻,60岁的守护人饶龙全向中柬青年们介绍:“我白天观察周边环境,清理打扫好卫生;晚上就要把这里守着,防止石刻被人破坏。”
采访佛耳岩石刻守护人饶龙全
告别之际,青年们还向石刻守护人们送上爱心物资包。
中柬青年还前往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和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实地调研。文物医院刘小雨表示:“大足石刻和吴哥窟在某种意义上是有联系的。中柬青年同寻发展‘足’迹,更好地架起了中柬两国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
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刘小雨(中)介绍文物修复
大足检察院何亮(左二)介绍文物保护公益诉讼
三
结束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后,7月14日上午,陆海之约·中柬青年共访大足石刻交流分享会在陆海书院举行。分享会以“中柬青年对文物保护的思考”为主题,中柬青年从大足石刻文物保护、柬埔寨古迹保护等进行深入探讨,促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
柬埔寨青年陈金芳说,大足石刻规模之宏大,造型之精美深深印在她的脑海中。在大足石刻的调研活动中,她深深感受到世界文化差异性、多样性,这样的交流互鉴意义非凡。如何使世界文化遗产在经历历史的风雨后依然璀璨夺目,需要我们各国青年的共同努力。
交流分享会现场
此次中柬青年共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通过实地调研石刻的民间保护现状、专业保护手段以及司法保护路径,探寻到多方合力下的大足石刻保护取得的显著成就,也加深了中柬青年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以公益与文化为交流话题,促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
中柬青年在北山石刻合影
中柬青年参与活动感想留言: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柬埔寨“2+2”项目 黄金辉同学
在大足石刻,我看到了中国如何把外来宗教与本地文化相交融,看到了中国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柬埔寨的吴哥窟与中国的大足石刻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都保存得很好,是人们代代守护的结果,其中蕴含的守护者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柬埔寨“2+2”项目 陈金芳同学
今年暑假,我们和中国学生一起参加了"中柬青年·同寻发展'足'迹,共护石刻文化"活动。在这三天的行程中,了解到很多关于石刻的知识。特别是参观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到了那里我才知道原来石头也有专门医院。此外,我们还为中国学生介绍了柬埔寨如何维护、修复和保护雕塑,互相交流和学习。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在国外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希望在下一个假期能再次加入。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1级 赵芙蓉同学
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度过累并快乐着的石刻调研之旅,与柬埔寨同学一起交流也让我了解到很多他们国家的信息。调研学习中,我明白了石刻艺术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其技术本身,也包含了石刻背后丰富的文化内容。我要勤学肯干,肩负起一名法学生的时代使命,将专业知识与石刻保护相结合,为保护石刻使出力所能及的一份力,让石刻真的“活”起来。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19级 黄良成同学
大足石刻文物保护任重道远,如何把流传千百年的文物保存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看到仍然是一个难题。另外我们需要多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